在我們完成草稿之後,接著就是上色的過程。在上色時色彩該怎麼使用,也是一個滿重要的主題。一般來說,我們在上色時可能會思考下面三個問題:
- 該上什麼顏色?
- 顏色應該上在哪裡?
- 該上多少顏色?
但是關於上色的問題,其實會和事前有沒有大概做色彩規劃有關,也就是和你是用下面兩種中哪一種有關:
(1) 有做色彩規劃:會先大概決定主角和背景的配色
(2) 沒有做色彩規劃:直覺邊畫邊想上什麼顏色
由於這兩種方式在畫的過程,要注意的事滿不相同,所以我會分成兩個文章來談。在這一篇中,我們先針對比較簡單的方式,也就是「有做色彩規劃」的方式來分享。
首先,選出一組配色
有做色彩規劃的方式,最一開始我們要先選出一組配色,可能是自己喜歡或是符合氣氛的色彩組合,在這邊是:粉紅、咖啡、天藍。
就像上圖右邊所示,雖然我們在畫面中有使用多種不同的色彩,但是這些色彩都是集中在上面這三種色系,這種集中可以讓我們畫面傳達的氣氛更為聚焦。
配好色後,決定背景主要色系
背景的顏色,幾乎完全主導了畫面的氣氛。
而選擇背景的色彩,最簡單的方式,是選擇單一色系當作主要的背景色,像在上面的作品中,就是天藍色系。
而其他沒被選為背景色的色彩,就會被大量使用在前景上,來突顯前景,拉開與背景的距離。
前景中也可以用到背景中使用的顏色,背景中也可以使用到前景中的顏色,但是背景中的色彩通常較弱一些,來讓前景中的事物更為顯眼。
先上一點主角周圍的背景色
如果媒材特性允許(容易慢慢疊色),上色時我通常會先上一點點主角周圍的背景色,先稍微抓出環境的氣氛,然後再開始上主角的顏色。
色鉛筆、水彩與壓克力顏料都很容易可以做到這一點,蠟筆就比較不容易(不太容易慢慢疊色)。
畫完主角後,再完成背景
最後我會先把前景畫完,先從最重要的主角開始畫,然後畫到配角,最後是完成背景。
色鉛筆在這一個步驟上,可以做得更為細膩。我會先把前景的各部分先都稍微上一點點的顏色,把前景所有的色彩感覺都先大致抓出來,才開始描繪前景的色彩細節。
背景在最後完成時,其最主要的目標是做:
- 色彩平衡
- 讓前景與背景產生整體感
因此邊畫背景時要邊觀察前景的色彩,適時加入一點點前景用過的色彩在背景中。
優點:好掌握 / 缺點:沒有太多意外
使用事先做色彩規劃的方式,優點就是在畫的時候,比較能確定色彩之間的搭配是好看的,因為一開始選的配色,就是彼此之間適合搭配在一起的色彩,因此比較好掌握。
但是在藝術創作中,透過直覺(也就是色感)的引導,常常可以畫出更為特別,或者是更為吸引人的色彩表現,這就是事先規畫色彩比較做不到的。(如何培養色感,可以參考這篇文章)
而事先規劃色彩的方式,在色彩表現上也比較難超越自己過去的表現。
因此,我通常會用之後會提到的直覺上色法先畫一些作品,然後從中發現好看又特別的配色,然後再用色彩規劃的方式畫系列的作品。兩種方式交替使用,對於創作者的自我成長會更有幫助。